菜单总览
首页» 最新动态

数字经贸"鲸英计划"|名师讲堂——《碳中和与经济增长》

2021年10月12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米志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受邀在腾讯会议进行了题为“碳中和与经济发展”的线上讲座。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的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国际商务管理系主任陈丽莉主持。

 

米志付老师首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他的学术背景与经历,瞬间拉近了与我院师生的距离。米老师围绕“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主题,首先谈到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的碳排放自2013年起进入平台期,但我国目前生产仍是以煤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若想在2030年之前提前实现碳达峰,就必须改变生产结构,消费模式等,这无疑压缩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可减轻我国碳中和的压力。

 

米老师还介绍了其进行研究的主要模型与方法——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因素,并运用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的分解方法将对碳排放的影响分为五个方面(能源效率、生产结构、消费模式、人口、人均消费)来研究,分别就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核算差异向大家进行了说明,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宏观方面,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已于2008年达到峰值,主要原因是生产结构清洁化和出口产品高端化;中国进口隐含碳排放增速放缓。在隐含碳排放的流动上,米支付博士分别从国际间流动的变化与国内城市输出地的一增一减来说明国际间合作的变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国际间贸易以往以南北贸易为主,主要隐含碳排放产品的消费地集中在发达国家,可根据2012年的数据,中国向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南美、南亚)出口隐含碳排放已超过50%,南南合作的比重逐渐加大。我国的碳排放网络也自2007年起,正在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在微观方面,主要通过构建碳足迹基尼系数(核算了中国30个省份不同收入组家庭的碳足迹)来探讨减缓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和降低不公平性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面经济越发展,碳足迹的分配越趋于平等。

在问答环节,参会师生主要从研究的模型建立、数据来源等问题与米老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讨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们感到此次讲座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很多启发与帮助。参会师生对米老师此次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线上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米志付,现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担任SSCI期刊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共同主编。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Energy、Nature Geoscience、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Food等期刊发表论文。入选福布斯 “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荣获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世界可持续发展奖,Nature Communications地球与行星科学前50名论文奖,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高被引论文奖,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Applied Energy高被引原创论文奖。多次受邀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